- ? 指數型基金
- ? 股票型基金
基金簡稱:-- | 基金代碼:395001 | ||||||||||||
基金類型:-- | 凈值日期:-- | ||||||||||||
單位凈值:-- | 累計凈值:-- | ||||||||||||
日漲跌幅:-- | 風險等級:-- | ||||||||||||
階段收益率
|
適合客戶 適合希望資金平穩增長,而非博取高額收益,看好債券市場的投資者。 |
2024年三季度市場主要圍繞美聯儲降息幅度及美國經濟衰退或軟著陸進行交易;國內基本面再度走弱,9月底政治局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國內政策預期發生實質性扭轉,資本市場劇烈波動。
基本面來看,全球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位于榮枯線下,需求走軟,經濟景氣度下滑。貨幣政策由分化走向趨同,為避免就業市場進一步走弱,美聯儲于9月降息50bp,追趕歐央行降息幅度,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失業率預期。三季度國內經濟生產端向偏弱的需求端彌合,內外需分化延續、不同能級城市的消費增速差異拉大,物價方面由基數效應導致的通脹年內高點已過。
伴隨著美元指數走弱,三季度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充分緩解。美國7月失業率數據意外走高并觸發“薩姆規則”,引發衰退交易,美元指數快速走弱;9月中旬美聯儲正式開啟降息,人民幣再度走強;9月24日金融部門重磅會議以及9月26日政治局會議釋放的政策轉向信號催化人民幣匯率升至7以內。
貨幣政策方面,三季度央行分別于7月和9月兩次降息,幅度分別為10bp和20bp;8月央行買賣國債進入實操階段,貨幣政策工具箱進一步豐富,央行多次提示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久期風險。7月以來,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逐步形成,7天逆回購由價格招標轉變為數量招標,央行延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靈活把握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和節奏,金融市場流動性整體充裕,受地方債發行加速影響,8月至9月銀行面臨的資負壓力加大、銀行間資金面有所收斂,資金分層再次出現。
三季度整體來看,在基本面再度走弱以及政策預期偏弱的格局下,疊加央行降息,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國債從2.2%下行至2.0%附近、30年從2.42%下行至2.14%左右,其中7月、8月收益率均先上后下;9月利率債長端的期限利差極致壓縮。政治局會議召開后,債券收益率快速大幅反彈,對此前的長期悲觀預期進行調整。信用利差先下后上,8月初達到年內低點,此后資金面轉緊,利率債延續下行,信用利差被動走闊。轉債市場方面,受嶺南轉債到期未能兌付影響,信用風險擔憂再度發酵引發7月份的回調;8月跟隨權益市場下行;9月下旬政策預期轉變后轉債快速反彈。
投資操作方面,三季度本基金純債部分主要通過久期策略增厚產品收益;轉債方面小幅提高轉債倉位,兼顧轉股溢價率和轉債價格,優選具備彈性的轉債,規避信用風險,風格結構上主要關注高股息、大票品種的機會。
資產類型 | 金額(元) | 資產占比(%) | |
---|---|---|---|
權益投資 | 0 | 0.00 | |
固定收益投資 | 109,757,201.14 | 94.23 | |
金融衍生品投資 | 0 | 0.00 | |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 3,000,000 | 2.58 | |
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 | 3,657,019.65 | 3.14 | |
其他資產 | 58,283.3 | 0.05 |
行業類別 | 金額(元) | 資產占比(%) | |
---|---|---|---|
農、林、牧、漁業 | 0 | 0.00 | |
采礦業 | 0 | 0.00 | |
制造業 | 0 | 0.00 |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0 | 0.00 | |
建筑業 | 0 | 0.00 | |
批發和零售業 | 0 | 0.00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0 | 0.00 | |
住宿和餐飲業 | 0 | 0.00 |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0 | 0.00 | |
金融業 | 0 | 0.00 | |
房地產業 | 0 | 0.00 |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0 | 0.00 |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0 | 0.00 |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0 | 0.00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0 | 0.00 | |
教育 | 0 | 0.00 |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0 | 0.00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0 | 0.00 | |
綜合 | 0 | 0.00 |
序號 | 債券名稱 | 資產占比(%) | |
---|---|---|---|
1 | 23國開10 | 10.06 | |
2 | 24國債09 | 5.19 | |
3 | 24浙商銀行債01 | 4.75 | |
4 | 中信轉債 | 4.62 | |
5 | 大秦轉債 | 4.13 |